行业知识

关于氯化氢报警器值设定知识分享

2025-05-26 08:24:46 科威

关于氯化氢报警器值设定知识分享

小编语:

本文针对某企业氯化氢报警器设定值(低报5ppm、高报10ppm)的争议,结合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职业卫生要求,系统论证其合规性,明确多晶硅行业场景下氯化氢检测的必要性,并纠正换算参数争议。

图片关键词

氯化氢报警器我公司设定值:低报:5ppm,高报10ppm,此设定值安全专家提出异议,应该设定为:低报:4.6ppm,高报9.2ppm,经过多方查证,确定我公司氯化氢报警器报警设定值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低报:5ppm,高报10ppm。

一、氯化氢是不是有毒气体?

化工行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设计,执行GB/T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根据有毒气体判定标准主要有三个:
1)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10部门公告2015年第5号),且备注为剧毒的有害气体;
2)列入《高毒物品目录2003版》(卫法监发【2003】42号)的有害气体;
3)《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急性毒性危害类别为1类及2类的急性有毒气体(注:《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急性毒性分类信息来自于GB30000.18)。
氯化氢不属于以上三个判定标准,化工行业原则上不用设置。

目前标准未要求氯化氢设置有毒报警。基于《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50493-2019)考虑,未对氯化氢设置检测报警的要求。

二、多晶硅化工是否需要安装氯化氢报警器?

GB 51034-2014 多晶硅工厂设计规范:

6.2.8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表设计及选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氯硅烷的泄漏检测宜选用氯化氢有毒气体检测器;

2.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独立设置;

3.报警信号必须发送至现场报警器和有人值守的控制室或现场操作室的指示报警设备,并必须进行声光报警;

三、氯化氢报警器报警设计规范标准

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6.1.6 应结合生产工艺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根据自动报警装置技术发展水平设计自动报警或检测装置。

6.1.6.1 检测报警点应根据GBZ/T 223的要求,设在存在、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作地点,包括可能释放高毒、剧毒气体的作业场所,可能大量释放或容易聚集的其他有毒气体的工作地点也应设置检测报警点。

6.1.6.2 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工作地点,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

6.1.6.3 毒物报警值应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至少设警报值和高报值。预报值为MAC或PC-STEL的1/2,无PC-STEL的化学物质,预报值可设在相应超限倍数值的1/2;警报值为MAC或PC-STEL值,无PC-STEL的化学物质,警报值可设在相应的超限倍数值;高报值应综合考虑有毒气体毒性、作业人员情况、事故后果、工艺设备等各种因素后设定。

GBZ/T 223-2009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6.1.3 根据有毒气体释放源和释放点的环境、工作条件选择适宜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6.1.4 根据劳动者作业的活动方式,选择不同结构形式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6.1.4.1 劳动者经常活动的有毒工作场所,宜设置固定式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6.1.4.2劳动者短时间活动的有毒气体工作场所,宜设置移动式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6.1.4.3 不便安装固定式或移动式检测报警仪,或者劳动者临时性活动的有毒气体工作场所,或发生事故应急条件下,宜配备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GB/T 50493-201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

3.0.1 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的区域内,泄漏气体中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泄漏气体中有毒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的单组分气体介质,应设有毒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多组分混合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和有毒气体浓度有可能同时达到报警设定值,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探测器。

3.0.2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应采用两级报警。同级别的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时报警时,有毒气体的报警级别应优先。

3.0.3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号应送至有人值守的现场控制室、中心控制室等进行显示报警;可燃气体二级报警信号、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报警控制单元的故障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室。

四、氯化氢报警器报警值设定规范标准依据

GBZ/T 223-2009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5.2报警值的设定方法

5.2.1报警值分级设定,可设预报、警报、高报3级,不同级别的报警信号应有明显差异。用人单位应根据有毒气体的毒性及现场情况,至少设定警报值和高报值两级,或者设定预报值和警报值两级。

5.2.2预报值为GBZ2.1所规定的MAC的1/2或PC-STEL的1/2,无PC-STEL的物质,为超限倍数值的1/2。预报提示该场所可能发生有毒气体释放,应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5.2.3警报值为GBZ2.1所规定的MAC或PC-STEL值,无PC-STEL的物质,为超限倍数值。警报提示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气体已达到或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应立即寻查释放点,采取相应的防止释放、通风排风和人员防护等措施。

5.2.4高报值可根据有毒气体及其毒性、人员情况、事故后果、工艺和设备以及气象条件等,企业综合考虑现场各种因素后确定。高报提示该场所有毒气体大量释放,已达到危险程度,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和相关人群的疏散。

GBZ 2.1-201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图片关键词

氯化氢及盐酸气雾MAC:7.5mg/m³

五、mg/m³与ppm单位换算

GBZ 2.1-201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化学有害因素:A.2.6 职业接触限值的计算单位以毫克每立方米(mg/㎡)表示,与ppm的换算按式(A.2)进行。

图片关键词

氯化氢分子量MV:36.45

氯化氢MAC值C:7.5mg/m³

ppm: 24.05 x7.5÷36.45= 4.948≈5ppm

7.5÷(36.45÷24.05)=4.948≈5ppm

GB T 50493-201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表B中,气体密度是在1个标准大气压、20℃条件下的数据。这与GBZ 2.1-201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化学有害因素24.05:20℃,101.3 KPa下1mol气体的体积一致。

氯化氢气体未列入表B中

图片关键词

ppm与mg/m³换算关系

图片关键词

氯化氢ppm=22.4÷36.45×(280.5÷273)×(1÷0.934)×7.5

=5.07ppm

≈5ppm

二期设计院设计平均温度:7.5℃,平均大气压:934kpa
考虑到我国的法定单位为mg/m3和μmol/mol(及ppm),量程及报警点换算中会有整有零。根据目前的仪表的芯片计算性能,由mg/m3换算μmol/mol(及ppm)时,可进行四舍五入取整,方便确定量程,

如:   

换算四舍五入后0~5ppm内的,每ppm为一档,报警点精确到0.1ppm;

换算四舍五入后5ppm~30ppm内的,每5ppm为一档,报警点精确到1ppm;

换算四舍五入后30ppm~100ppm内的,每10ppm为一档,报警点精确到1ppm;

换算四舍五入后100ppm~1000ppm的,每100ppm为一档,报警点精确到1ppm;

换算四舍五入后1000ppm~10000ppm的,每1000ppm为一档,报警点精确到10ppm.

六、结论:

我公司氯化氢报警器报警值设定值:低报:5ppm,高报10ppm合法合规,无任何问题。

题外记:

很多文献资料,网络资料,报警器网站资料建议氯化氢报警器的报警值设定:低报:4.6ppm,高报9.2ppm。低报4.6ppm设定依据:

图片关键词

在进行ppm与mg/m³换算时摩尔体积(L/mol)选用IUPAC旧标准值22.4,公式未按照50493标准公式计算,最终计算值是一个错误的值,这与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不符,此种计算方法错误,应该废弃!

小编关键争议点认识与解读:

1. 通用标准与行业规范的关系

GB/T50493-2019的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领域,其附录B未涵盖氯化氢,但3.0.1条明确:若泄漏场景中有毒气体浓度可能超标,则需设置探测器。 

GB51034-2014的行业特殊性: 

多晶硅工厂的氯硅烷泄漏为高频风险场景,需直接引用行业规范要求。 

2. 报警值取整规则的技术合理性 

JJF1888-2020的校准要求: 

允许报警值按量程分段取整(如5ppm为一档),符合工程实践中的仪表分辨率限制; 

5ppm设定值的误差在±0.1ppm内,远低于标准允许的±2μmol/mol。 

3. 对4.6ppm建议值的误用分析 

IUPAC旧标准的局限性: 

22.4L/mol为0℃基准参数,与我国职业卫生标准(20℃基准)冲突,直接套用会导致换算偏差。 

工程场景适配性: 

多晶硅工厂实际环境温度接近20℃,采用24.05L/mol更符合工况条件。

合规性结论:

企业当前报警值设定(低报5ppm、高报10ppm)符合以下标准: 

GBZ 2.1-2019的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GB51034-2014的多晶硅行业检测规范; 

JJF1888-2020的校准精度规则。

声明:本文文章论证基于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企业需结合实际工况动态调整并留存风险评估记录。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